管网溯源监测为何成为重点工程?-吉佳水务
来源: | 作者:吉佳 | 发布时间: 2025-09-21 | 13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中,管网溯源监测成为重点工程,核心原因在于管网问题是黑臭水体形成的关键症结 —— 管网老化破损导致污水泄漏、雨污混接错接引发污水直排、淤积堵塞加剧水质恶化,直接破坏水环境。同时,管网溯源监测是精准治理的前提,能明确污染源头避免盲目治理、提供数据支撑制定科学方案、实现污染全过程管控;还能提升治理长效性,及时发现新增污染源与管网问题、为管网运维提供数据支持、促进多部门协同治理。唯有做好管网溯源监测,才能从根本破解黑臭水体治理难题,实现城市水环境持续改善。

在城市水环境治理的庞大体系中,黑臭水体治理始终是一项艰巨且关键的任务。黑臭水体不仅严重影响城市景观与居民生活质量,更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而在黑臭水体治理的诸多环节里,管网溯源监测逐渐凸显出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已然成为重点工程。这背后有着多方面深层次的原因。


一、管网问题是黑臭水体形成的核心症结

(一)管网老化与破损引发污水泄漏

随着城市的发展变迁,许多早期建设的排水管网历经多年运行,逐渐出现老化现象。管道材质因长期受到污水腐蚀、地下水位变化影响以及地面沉降等因素作用,强度降低,出现裂缝、孔洞等破损问题。这些破损之处就如同一个个 “伤口”,污水从中泄漏而出,渗入地下土壤,进而污染地下水,最终通过各种途径流入周边水体,成为水体黑臭的重要污染源。据相关统计,在部分老旧城区,由于管网老化破损导致的污水泄漏量占总污水排放量的相当比例,严重威胁着城市水环境安全。例如,某城市的老旧街区,排水管网多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采用的是普通混凝土材质管道。经过长期使用,约 30% 的管道存在不同程度的裂缝和破损,周边多条河道因此受到污染,水体黑臭问题频发。


(二)雨污混接与错接导致污水直排

城市建设过程中,由于规划不合理、施工管理不规范等原因,雨污混接、错接现象屡见不鲜。雨水管道本应只接纳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但在实际情况中,却有大量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通过混接、错接的管道排入雨水管网。每逢降雨,雨水与污水混合,通过雨水排口直接涌入河道等水体,瞬间增加了水体的污染负荷。尤其是在暴雨天气,这种混合污水的排放量会急剧增大,导致水体水质在短时间内恶化,黑臭现象加剧。以某工业园区为例,经排查发现,约 20% 的企业存在雨污混接问题,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混入雨水管网,使得园区周边河道长期处于黑臭状态,治理难度极大。


(三)管网淤积堵塞影响水流与水质

排水管网在运行过程中,会因各种原因发生淤积堵塞。一方面,生活污水中的固体杂质、油脂等物质在管道内逐渐沉淀积累;另一方面,施工过程中遗留的建筑垃圾、泥沙等也可能进入管网,造成堵塞。管网淤积堵塞不仅会导致水流不畅,降低排水能力,容易引发城市内涝,还会使污水在管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加剧污染物的分解和发酵,产生大量恶臭气体,进一步恶化水质。而且,淤积的污染物还会随着水流间歇性地排入水体,持续对水体造成污染,使得黑臭水体治理效果反复。例如,在一些城市的老旧小区,由于管网长期缺乏有效清淤维护,管网淤积严重,每逢夏季高温,小区周边河道便会散发出浓烈的恶臭气味,居民苦不堪言。


二、管网溯源监测是精准治理的关键前提

(一)明确污染源头,避免盲目治理

传统的黑臭水体治理模式往往缺乏对污染源的精准识别,治理措施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例如,在未进行有效管网溯源监测时,可能只是对水体进行简单的净化处理,如投放药剂、设置曝气设备等,而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污水排放问题。结果是治理效果短暂,水体很快又恢复黑臭。而通过管网溯源监测,能够准确查明污水的来源,无论是生活污水排放点、工业企业排污口,还是雨污混接点等,都能清晰定位。这样一来,治理工作就可以有的放矢,针对不同的污染源采取相应的精准治理措施,如对违规排污企业进行整治、对雨污混接点进行改造等,避免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大大提高了治理效率和效果。


(二)为制定科学治理方案提供依据

黑臭水体治理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制定系统科学的治理方案。管网溯源监测所获取的数据,包括污水流量、水质成分、管网结构与布局等信息,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至关重要。通过分析污水流量数据,可以确定不同区域的污水产生量,从而合理规划污水处理设施的规模和布局;通过检测水质成分,能够了解污水中各类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为选择合适的污水处理工艺提供依据;通过掌握管网结构与布局情况,可以制定针对性的管网改造和修复方案,确保污水能够得到有效收集和处理。例如,在某城市的黑臭水体治理项目中,通过管网溯源监测发现,某条河道周边的污水主要来自几个集中的生活小区和一家食品加工厂。根据这一监测结果,治理方案制定为对生活小区的管网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对食品加工厂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并在河道周边新建一座小型污水处理站,专门处理该区域的污水。经过实施这一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该河道的黑臭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三)实现污染全过程管控

管网溯源监测不仅能够确定污染源头,还可以对污染物从源头产生到排入水体的全过程进行跟踪监测。通过在管网关键节点安装监测设备,实时掌握污水在管网中的流动情况、水质变化情况等信息。一旦发现异常,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如在污水溢流发生前及时启动应急处置预案,防止污水大量排入水体。同时,全过程管控也有助于对治理措施的效果进行实时评估和调整。例如,如果在管网改造后,监测数据显示某区域的污水收集率并未达到预期目标,就可以及时分析原因,对改造方案进行优化和完善,确保治理工作朝着预期目标推进。


三、管网溯源监测有助于提升治理的长效性

(一)及时发现新的污染源和管网问题

城市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在黑臭水体治理完成后,新的建设项目、企业入驻等都可能带来新的污染源和管网问题。例如,新建小区在建设过程中可能因施工不当导致雨污混接,新入驻企业可能存在违规排污行为等。通过持续的管网溯源监测,能够及时发现这些新出现的问题,在污染尚未对水体造成严重影响之前就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从而有效避免黑臭水体反弹。例如,某城市在完成一批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后,建立了常态化的管网溯源监测体系。在后续的监测过程中,及时发现了一处新建商业综合体存在雨污混接问题,立即责令其整改,避免了该区域水体再次出现黑臭现象。


(二)为管网维护和管理提供支持

管网的良好维护和管理是保障黑臭水体治理长效性的重要环节。管网溯源监测所积累的数据,能够为管网的日常维护和管理提供有力支持。通过分析监测数据,可以了解管网的运行状况,判断哪些部位容易出现淤积堵塞、哪些管道老化严重需要更换等。这样,在进行管网维护时,就可以有重点地进行清淤、修复和改造工作,提高维护效率,降低维护成本。同时,基于监测数据的分析结果,还可以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网维护计划,实现预防性维护,减少管网故障的发生,确保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从而保障黑臭水体治理效果的长期稳定。例如,某城市利用管网溯源监测数据,建立了管网健康评估模型,根据模型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对老化严重的管网进行了更换,对易堵塞的区域加强了清淤频次,使得该城市的排水管网运行状况得到显著改善,黑臭水体治理成果得到有效巩固。


(三)促进多部门协同治理的持续推进

黑臭水体治理涉及多个部门,如水务部门、环保部门、城管部门等,需要各部门协同合作才能取得良好效果。管网溯源监测作为黑臭水体治理的关键环节,能够为各部门提供统一的数据信息平台,促进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通过监测数据,各部门可以清晰了解自己的职责范围和工作重点,如环保部门可依据监测到的企业排污数据加强监管执法,水务部门可根据管网运行数据进行维护管理,城管部门可根据监测发现的违规排水行为进行查处等。同时,监测数据的共享也便于各部门及时发现问题,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形成工作合力,持续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例如,在某城市的一次管网溯源监测中,发现某条河道周边存在多家企业违规排污以及部分管网破损导致污水泄漏问题。通过监测数据的共享,环保部门、水务部门和城管部门迅速联合行动,环保部门对违规企业进行了严厉处罚,水务部门及时对破损管网进行了修复,城管部门加强了对该区域的巡查监管,有效解决了该河道的污染问题,体现了多部门协同治理在黑臭水体治理长效性保障中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由于管网问题在黑臭水体形成过程中占据核心地位,管网溯源监测对于实现黑臭水体的精准治理、提升治理的长效性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因此成为了黑臭水体治理中的重点工程。只有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管网溯源监测工作,才能从根本上破解黑臭水体治理难题,实现城市水环境的持续改善,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