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部分围绕水质在线监测仪在排水系统的关键安装点位展开。工业排水系统中,企业总排放口、车间或生产装置排放口、工业园区集中污水处理厂进出水口等是关键点位;生活污水排水系统聚焦市政污水管网节点、污水处理厂关键工序及部分特殊区域的临时点位;农业排水系统重点在废水处理设施排放口、田间排水沟出口等;雨水排水系统则关注初期雨水收集设施和重点区域排放口,以实现全流程有效监测。
水质在线监测仪作为实时掌握排水污染状况的重要工具,其安装点位的科学选择直接影响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和污染防控的时效性。不同类型的排水系统因污染物来源、传输路径和排放规律存在差异,关键监测点位的设置需结合排水特征、环境风险和管理需求综合确定。以下从工业、生活、农业、雨水四大类排水系统入手,详细解析水质在线监测仪的核心安装点位。
工业排水系统中,企业总排放口是在线监测仪的首要安装点位。工业废水成分复杂且毒性较强,企业总排放口作为废水进入公共管网或自然水体的最后一道关口,能直接反映企业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效果和最终排放水质。例如,化工企业的总排放口需实时监测 pH 值、COD、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指标,冶金企业则需重点监测重金属含量,一旦发现指标超标可立即溯源排查生产环节的问题。此外,对于生产流程复杂、分车间排放废水的企业,车间或生产装置的排放口也需安装监测仪。这类点位可精准捕捉特定工艺产生的特征污染物,如电镀车间的含铬废水排放口需单独监测六价铬浓度,印染车间的排放口需监测色度和苯胺类物质,便于企业及时调整生产工艺参数,从源头控制污染。
在工业园区的排水系统中,集中污水处理厂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是必装点位。进水口监测可掌握园区内各企业废水混合后的整体污染负荷,判断是否存在企业偷排高浓度废水的情况;出水口监测则能评估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确保达标排放。对于采用雨污分流制的工业园区,雨水排放口也需设置监测仪,尤其在汛期可实时监测初期雨水携带的重金属、石油类等污染物浓度,避免冲击受纳水体。
生活污水排水系统的关键监测点位集中在市政污水管网节点和污水处理厂关键工序。市政污水管网中的主干管交汇点、泵站进水口等节点,可反映不同区域生活污水的混合污染状况。例如,居民区密集区域的管网节点需重点监测 COD、BOD₅和氨氮,及时发现管网漏损或混接导致的水质异常。污水处理厂内,曝气池出口和沉淀池出口的在线监测能实时掌握生化处理效果,通过监测溶解氧、MLSS(混合液悬浮固体)等指标优化曝气强度和污泥回流比;出水口则需连续监测 COD、总氮、总磷和粪大肠菌群数,确保出水水质稳定达标。
对于城中村、老旧小区等管网设施不完善的区域,临时截流井或化粪池出口是重要补充点位。这类区域易出现雨污混流现象,监测仪可捕捉污水溢流前的水质变化,为管网改造和污染应急处理提供数据支持。
农业排水系统的监测点位需结合种植养殖模式和排水路径科学设置。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废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必须安装在线监测仪,重点监测 COD、氨氮、总磷和悬浮物,防止未经处理的养殖废水直接排入农田或河道。对于稻田、蔬菜基地等种植区域,田间排水沟出口是关键点位,通过监测总氮、总磷和农药残留量,可评估化肥农药的实际流失情况,为精准施肥和绿色种植提供指导。
在农业集中区的骨干灌排渠道入口和出口,在线监测能反映区域整体排水水质对周边水体的影响。例如,太湖流域的农业灌排渠道出口需重点监测总氮和总磷,为流域富营养化治理提供分区管控依据。此外,水产养殖场的尾水排放口需监测溶解氧、pH 值和高锰酸盐指数,避免高密度养殖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和药物残留污染。
雨水排水系统的监测需聚焦初期雨水收集设施和重点区域排放口。城市道路的雨水箅子或截流井处安装监测仪,可捕捉初期雨水的污染峰值,通过监测 SS、COD 和石油类物质浓度,确定雨水调蓄池的启动时机。在工业区、物流园区等重点污染源周边,雨水管网的末端排放口必须设置监测仪,实时监测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等特征污染物,防止雨水冲刷导致的突发性污染。
对于滨海城市或河网密集区域,雨水排海口或入河排污口的在线监测尤为重要。这类点位可同步监测水质和水量,计算污染物入海入河总量,为流域污染负荷核算和潮汐影响下的污染扩散模拟提供数据支撑。例如,长江口的雨水排海口需重点监测盐度、COD 和总磷,评估雨水排放对河口生态系统的短期冲击。
特殊排水场景的监测点位设置需兼顾环境敏感目标和风险防控需求。医疗机构的污水消毒设施出口需监测余氯和粪大肠菌群数,确保病原体彻底灭活;实验室、科研机构的危险废水专用排放口需针对特定污染物(如重金属、有机溶剂)安装专用监测仪,防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公共管网。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应急事故池入口和再生水回用管道也需配备在线监测仪。事故池入口监测可快速识别超标废水的种类和浓度,为应急处理争取时间;再生水回用管道监测则保障中水在市政绿化、工业冷却等用途中的水质安全,重点监测浊度、余氯和重金属指标。
综上所述,水质在线监测仪的安装点位需遵循 “源头监控、过程管控、末端把关” 的原则,结合不同排水系统的污染特征和环境风险,形成覆盖全流程的监测网络。通过在关键点位实时捕捉水质变化,既能及时发现污染问题、追溯污染源头,也能为排水系统的优化运行和环境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最终实现水资源保护和污染精准治理的目标。